
新双峰客户端4月12日讯(通讯员 周伟华 朱道辉)4月中旬,正是抢插早稻秧苗的好时机。在杏子铺镇和家村的农田里,3台插秧机正在紧张的作业,他们犁开水波,身后就站起了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秧苗。这是杏子铺镇掀起粮食生产高潮的一个缩影。
“春天天气阴晴不定,我们抢抓农时插秧,插了两天插了110亩,如果不下大雨,预计一个星期就可插完剩下的300多亩早稻。”刘寿福刚插完一坵田,在转移到另一坵田休息片刻时,他跟笔者说。
刘寿福,42岁,今年入党,三年前被选为村委。他十年前在外地开店做生意,收入颇丰。因为担心一级残废的哑巴哥哥刘习福在家种田太累,他便回家和哥哥一起种田。由于村上年青人外出打工,田土抛荒越来越多,刘寿福便从最初的流转50亩田地,逐流扩大到流转1100多亩,400多亩种双季稻,700多亩种中稻,年产粮72万多吨,产值达到240多万元。
田多人少,传统耕作方法效率不高,刘寿福便想到了农机耕作。于是他联合30多个种田能手成立了“刘寿福专业种养合作社”,采购犁田机、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和烘干机等农机20多台400多万元,不仅自己种的1100多亩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还利用时间差帮助田心、大丰、和睦亭、必家和江口等村4000多亩农田做好农机服务,每年赚取农机服务费超过150多万元。刘寿福用新农人的思维,在希望田野上,谱写了一首乡村振兴的壮丽诗篇。
“现在政策好,购买农机有补贴,种植双季稻有补贴,而且今年镇党委政府还对我们种粮大户发了奖金呢。这田种得,种田能致富!我还打算今年要多流转一些田地呢。”刘寿福咧着嘴笑了,脸上乐开了花。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双峰江口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下载APP
分享到